袋鼠数学竞赛由澳大利亚数学家Peter O'Halloran于1980年创立,现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青少年数学竞赛,覆盖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。2025年全球参赛人数突破780万,其中中国赛区参赛人数达35万人。这项竞赛以低门槛、高趣味性著称,题目设计贴近生活,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、逻辑思维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理想平台。
一、竞赛基本安排
1.赛程与时间安排
2026年袋鼠数学竞赛的具体时间安排如下:
2026年袋鼠数学竞赛时间安排
|
|
|
|
|
|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区域成绩将于2026年4月15日发布,全球奖项于2026年5月10日揭晓,证书从2026年6月1日起陆续发放。竞赛采用中英双语形式,特别为1-2年级学生提供中文语音读题功能,降低语言理解门槛。
2. 比赛规则与评分标准
袋鼠数学竞赛采用全选择题模式,评分规则独特:
等级A-B(1-4年级):24道选择题,总分120分。1-8题每题3分,9-16题每题4分,17-24题每题5分
等级C-F(5-12年级):30道选择题,总分150分。1-10题每题3分,11-20题每题4分,21-30题每题5分
竞赛采用特别评分机制:答错扣1分,不答不扣分。这一规则要求考生在“冒险猜题”与“保守跳过”间精准权衡。考试以线上机考为主,需配备摄像头监控,全程禁用计算器。
二、各年级核心考点详解
1. 考试内容总体框架
袋鼠数学竞赛题目设计以生活化、趣味性为核心,主要涵盖五大类题型:图形类、运算类、数理逻辑类、应用类和趣题。具体来说,图形类题目涉及平面图形的旋转、翻转和三视图识别;运算类侧重基础算术能力;数理逻辑类强调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;应用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;趣题则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。
以下是各等级核心考察内容概览:
袋鼠数学竞赛各等级核心考察内容
|
|
|
|
|
|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2. 分年级知识点详解
1-2年级(Level 1)核心知识点
几何:变量与图形关系、简单周长面积计算(正方形和矩形)、立体图形变换(平移、反射和旋转)、长方体展开图、图形组合分解
代数/数论:四位数以内基本运算、两位数乘法、除数为一位数的除法、集合运算、时钟问题、简单平均值与最值问题、分数识别与应用
逻辑/应用:简单游戏策略、分类与排列组合、基础逻辑推理
3-4年级(Level 2)核心知识点
几何:平面图形角度关系、特殊三角形和四边形、三角形周长面积、立方体计算、立体图形三视图及展开图
代数/数论:整数和有理数计算、欧几里得除法与因数分解、分数与除法关系、百分比计算、幂运算、初等代数思维、鸽巢原理
逻辑/应用:计数原理、方格逻辑问题、形式逻辑推理
5-6年级(Level 3)核心知识点
几何:平面图形点线面关系、三角形和多边形性质、勾股定理、特殊图形角度、周长和面积计算、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
代数/数论:有理数运算、幂运算、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、整式计算、概率统计、百分比比例、方程不等式和线性方程组
逻辑/应用:复杂应用题、规律探索问题、高级逻辑推理
7-12年级(Level 4-6)核心知识点
高年级内容在低年级基础上深度和广度均有显著提升,涉及函数多项式、数字序列、组合数学、实数深度运算、复杂不等式建模等高级数学概念,强调数学建模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
三、2026年考题趋势与重难点分析
1.题目设计三大趋势
根据最新信息,2026年袋鼠数学竞赛题目设计呈现三大变革趋势:
1.陷阱密度升级:单位混淆题(米/厘米、小时/分钟)占比达15%;逻辑限定词误导(“至少”、“不可能”)导致错误率超65%;几何题中41%采用旋转对称图形制造视觉偏差。
2.跨学科融合深化:高年级首次引入气候数据图表分析,需建立碳排放数学模型;60%低年级题融入真实场景(如超市找零优化、动物队列规律)。
3.空间思维革新:低年级新增立体展开图识别(如长方体表面路径);高年级强化运动轨迹分析(计算滚动物体阴影面积变化)。
2.各学段重难点分布
低年级(1-4年级) 重点考察数感与空间思维启蒙,如图形对称与旋转、长方体展开图、空间组合分解、四位数内加减法、时钟问题等。难点在于图形变换中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初步建立。
高年级(5-12年级) 侧重抽象建模能力突破,涉及勾股定理应用、圆与多边形面积、多面体体积、线性方程组、概率统计等问题,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。难点在于复杂问题的分解与数学建模能力。
3.常见易错点分析
根据历年考试数据,考生在以下方面容易出错:
单位换算陷阱:长度、时间单位混淆导致计算错误,这类错误占比达15%
逻辑限定词误解:对“至少”、“最多”、“不可能”等关键词理解偏差,错误率超过65%
几何图形旋转误导:41%的几何题采用旋转对称图形制造视觉偏差
题干信息提取不全:2026年考题文字量较2024年增加25%,包含流程图/表格复合信息
时间分配不合理:前易后难的题目分布特点使许多考生在前段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
四、备考策略与解题技巧
1.四阶段备考规划
针对袋鼠数学竞赛的特点,我们提出以下四阶段备赛策略:
基础重构期(即日起-2025年12月):按模块梳理知识体系,每日完成10-15道基础题。重点夯实算术与数感、几何与空间、逻辑推理三大核心模块的基础概念和解题方法。
专项突破期(2026年1-2月):分类刷2019-2025年真题,建立错题本标注错误类型(概念盲区/计算失误/逻辑断层)。针对高频陷阱题进行专项训练。
速度优化期(2026年3月上旬):每周进行3套限时训练,A-B级前16题限时30分钟,C-F级确保前20题正确率>90%。训练快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。
状态调适期(2026年3月中旬):在考试对应时段进行脑力峰值训练,模拟真实考场环境。最终梳理考试策略,调整生物钟和心态。
2.高分解题技巧
基础题零失误策略:A-B级1-8题、C-F级1-10题必须全对,这些题目分值相对较低但容易得分,是高分基础。
难题取舍原则:单题思考超过2-3分钟无思路应及时标记跳过,终场前集中攻坚。避免在单一难题上耗费过多时间。
选项代入法:将选项反向代入题目验证,可节省复杂计算时间,特别适用于方程类和逻辑类题目。
图形辅助法:几何题用彩笔标注旋转轨迹,逻辑题构建真值表排除矛盾选项,将抽象条件可视化。
策略性放弃:对于完全没有把握的题目,选择空着而不是盲目猜测,避免扣分。
3.考场时间管理
袋鼠竞赛75分钟的考试时间需要合理分配:
A-B级(1-4年级):前16题建议用时30分钟,剩余45分钟应对后8题
C-F级(5-12年级):前20题建议用时40分钟,剩余35分钟应对后10题
这种分配方式确保基础题有充足时间检查,同时留出足够时间攻克高分值难题。
五、奖项设置与竞赛价值
1.奖项划分
袋鼠数学竞赛奖项分为全球奖和中国区奖项:
全球奖项:Math Kangaroo成就奖(满分获得者)
中国区奖项:超级金奖(排名前3%)、金奖(排名前10%)、银奖(排名前20%)、铜奖(排名前35%)、数学技能奖(各赛区除全国奖项之外前25%)
2.获奖分数线趋势
近年来,袋鼠数学竞赛的获奖分数线持续攀升,竞争日益激烈。2025年数据显示,小学三年级超级金奖线飙升至114分(满分120),Level D(7-8年级)超级金奖线高达145分(满分150)。这一趋势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和准确率。
袋鼠数学竞赛已超越传统数学竞技场域,进化为连接跨学科思维与真实问题解决的全球性教育平台。2026赛季的题目革新,特别是三维动态建模与开放性问题占比的提升,标志着数学教育向思维素养培育的历史转型。通过系统备考和科学训练,各年龄段学习者均可在这片数学沃土中收获理性思辨的终身能力。
备赛的同学可免费下载
2013-2025袋鼠数学PDF版各等级完整版真题+答案+新赛季备赛干货⇓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