袋鼠数学竞赛(Math Kangaroo)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青少年数学赛事,自1980年由澳大利亚数学家Peter O'Halloran发起以来,已发展成为覆盖100多个国家、参赛人数超过630万的国际数学挑战平台。这项竞赛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教育价值,成为低龄学生接触国际数学竞赛的入门首选。2026赛季预计参赛规模将进一步扩大,全球参与国家和地区将达到108个,参赛人数有望突破850万。本文将全面解析2026赛季袋鼠数学竞赛的赛事安排、竞赛内容、难度变化、奖项设置及升学价值,为参赛学生提供系统指导。
一、赛事安排
2026赛季袋鼠数学竞赛已确定在2026年3月19日(星期四) 举行,但另有信息显示也可能在2026年3月28日(星期六) 举办,需以官方最终通知为准。考试按照年级分为六个级别,具体时间安排如下:
2026赛季袋鼠数学竞赛时间安排
|
|
|
|
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报名时间分为两个阶段:
常规报名期为2025年9月至12月31日,
延迟报名通道为2026年1月1日至2月1日,延迟报名可能收取附加费用。
成绩公布时间安排为:区域成绩于2026年4月15日公布,全球奖项于2026年5月10日发布,证书从2026年6月1日起开始发放。
考试形式:线上机考或线下考试,需配备摄像头监控,全程禁止使用计算器。考试语言为中英文双语,1-2年级还提供中文语音读题功能,降低了低龄学生的语言障碍。
报名方式:袋鼠数学竞赛在中国不支持个人直接报名,考生需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完成注册 :
1.学校集体报名:仅限官方合作考点学校学生,由学校统一组织并提交材料
2.通过“阿思丹国际理科测评”微信小程序报名:合作考点学生可通过该小程序完成信息填写与缴费
3.机构代报名:非合作学校学生可通过官方授权教育机构代理报名
二、竞赛内容与形式
袋鼠数学竞赛按年级分为6个等级,每个等级的题目数量和分值结构有所不同。竞赛题目为选择题,评分规则独特:答对获得相应分数,答错扣1分,不答不扣分。这种评分机制要求考生在“冒险猜题”与“保守跳过”间做出精准权衡。
袋鼠数学竞赛等级与题型结构
|
|
|
|
|
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竞赛内容紧扣各年龄段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,主要考察五大类题型:图形类(旋转、分割、三视图)、运算类(算术运算、函数)、数理逻辑类(模式识别、推理)、应用类(时间、金钱、排列组合)和趣题(迷宫、排序)。题目设计以生活化、趣味性为核心,75%的题目采用生活场景建模,如快递路径优化、运动队组合分析等实际问题。
各等级核心知识点分布
|
|
|
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三、难度变化趋势
2026赛季袋鼠数学竞赛在保持趣味性核心理念的同时,呈现出三个明显的难度变化趋势。
首先,生活化场景渗透加深,低年级组60%题目融入现实情境,如“超市购物计算”、“动物排队规律分析”等,新增图形拼接与数字迷宫题型,强化动手能力与观察力。
其次,跨学科融合深化,高年级组首次引入经济与科学交叉题型,如“基于气候数据图表分析碳排放数学模型”,几何与方程结合题占比升至15%。
最后,核心考点拓展,“最不利原则”作为独立考点首次亮相,要求计算“确保拿到特定颜色球的最少抽取次数”,检验极端情境建模能力。
从分数线趋势看,奖项门槛持续攀升。低年级组(Level A-B)超级金奖线三年内上涨5.3%,高年级组(Level E-F)金奖门槛年增幅达3.7%。2025年Level D(7-8年级)超级金奖线高达145分(满分150),近乎满分的要求凸显了顶尖选手的显著优势。奖项断层现象加剧,以Level A为例,超级金奖与铜奖分差扩大至30分,反映出核心素养的分化趋势。
四、奖项设置与价值
袋鼠数学竞赛奖项设置兼顾普及性与选拔性,全球排名前35%的选手均可获奖,中国赛区的获奖率突破60%。奖项分为全球奖项和中国区奖项。
袋鼠数学竞赛奖项设置及分数线参考
|
|
|
|
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全球奖项:包括“数学袋鼠满分奖”,授予获得满分的学生。每个等级单独评奖,确保公平性。
升学价值方面:
袋鼠数学竞赛成绩在国内外升学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。在国内,许多国际学校、民办优质中学以及公立学校的特色班级(如上海“三公”学校、海淀六小强等)都将袋鼠奖项作为数学特长证明。在国际上,美国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、英国的伊顿公学等顶尖学府,也对袋鼠数学竞赛成绩颇为重视。数据显示,85%的金奖获得者能在次年AMC8竞赛中晋级全球前20%,体现其良好的能力奠基作用。
五、备考策略与获奖技巧
针对2026赛季的竞赛特点,制定科学备考策略是获得佳绩的关键。备考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:基础重构(2025年5-8月)、题型攻坚(2025年9-12月)、速度优化(2026年1-2月)和状态调适(2026年3月)。
在答题策略方面,需采用分层控分法:Level A-B确保1-15题(3分题)全对;Level C-F保障1-20题正确率大于95%。时间分配上,前部分题目应在30分钟内完成,每道题目的答题时间控制在2-3分钟内,超过3分钟未解出的题目应先标记跳过。由于答错扣分的规则,对没有把握的题目,建议空着而不是盲目猜测。
针对竞赛的四大难点,需采取专门应对措施:阅读理解题需加强数学阅读理解训练,培养快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;视觉感知题可通过益智类玩具(拼图、积木、七巧板)培养空间想象能力;数学建模题需掌握基本建模技巧,从简单问题开始训练建模思维;时间压力则需通过限时模拟训练,掌握“先易后难”原则。
考前最后阶段,应重点复盘陷阱题:视觉误导类(旋转图形占41%)、冗余条件类(37%)。同时调整生物钟,在考试对应时间段(上午9:00-10:30或下午14:00-15:30)进行脑力峰值训练。
袋鼠数学竞赛已超越传统数学竞技,进化为连接跨学科思维与真实问题解决的全球性教育平台。2026赛季进一步强化跨学科整合与开放性解决策略,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奖项,更在于培养抗压决策力、信息淬炼力与迁移应用力三项底层能力。通过系统备考,学生不仅能提升数学竞赛成绩,更能培养理性思辨的终身能力,为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最终胜出的关键,在于对中档题的极致掌控力——这恰是袋鼠竞赛为全球青少年埋下的思维种子。
备赛的同学可免费下载
2013-2025袋鼠数学PDF版各等级完整版真题+答案+新赛季备赛干货⇓